《人民日报》刊文:草根足球与职业体系共筑中国足球未来生态

  7月9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评论文章,对近期热议的"苏超"现象进行深入剖析。文章指出,业余足球联赛与职业足球体系应当形成良性互动关系,而非相互对立。

《人民日报》刊文:草根足球与职业体系共筑中国足球未来生态

  上周末举行的南京与苏州"江苏一哥"对决现场座无虚席,超6万名观众的热情参与刷新了"苏超"赛事的上座纪录。这股持续升温的足球热潮背后,也暴露出一些值得警惕的现象。部分网络言论将"苏超"与国足刻意对立,甚至制造"足协干预村超"等不实传言,将草根足球赛事异化为攻击职业足球的工具。

  值得关注的是,从贵州"村超"到江苏"苏超",这些民间赛事爆火的深层原因在于其独特的运作模式。不同于职业联赛的商业化运作,"苏超"通过"体育+文旅"的创新融合,让普通群众成为舞台主角,展现出体育运动的本质魅力。其成功经验证明,足球运动的发展不仅需要专业竞技,更需要大众参与。

  当前中国足球正处于转型关键期。国家队冲击美加墨世界杯失利确实令人遗憾,但将民间赛事与职业足球对立看待的观点显然失之偏颇。竞技体育发展有其客观规律,需要构建包括青训体系、联赛建设、人才培养等多维度的系统工程。

  专业分析人士指出,以"苏超"为代表的群众性足球赛事,实际上承担着足球普及的"播种机"功能;而职业联赛则发挥着"竞技场"作用。二者各司其职又相互促进,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足球发展生态链。

  中国足球的复兴之路,既需要职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,也离不开草根足球培育群众基础。"苏超"现象的可贵之处,正在于它重新点燃了国人对足球运动的热情,为中国足球未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源泉。当更多青少年因"苏超"爱上足球,当更多社区因足球活动焕发活力,中国足球的振兴才真正具备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基础。

相关资讯